首页 志愿填报 院校库 专业库

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2023报考参考)

2023年考多少分能上太原理工大学?2023届考生可以参考太原理工大学2022年在各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预测指导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

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是多少分(2023报考参考)

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3年预测):

一:太原理工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在山西省)

1、太原理工大学2022年在山西省(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理科534分、文科542分。

2、太原理工大学2022年在山西省(本二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97分。

3、太原理工大学(B)2022年在山西省(本一B)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04分。

二、太原理工大学2022录取分数线(在其它省市)

1、2022年在甘肃省(本一)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507分

2、2022年在内蒙古(本一A)最低录取分数为:理科489分

3、2022年在广东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物理类584分

4、2022年在湖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分别为:历史类571分、物理类570分

5、2022年在海南省(本科)最低录取分数为:综合类661分

三、太原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一览表2022(2023年参考)

需注意的是,不同省份和地区的高考录取政策和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请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官方网站或电话咨询学校招生办。

省份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安徽(本一)理科57223912491
文科5634962523
北京(本科)综合类57013253425
重庆(本科)历史类5514513415
物理类53426735411
福建(本科)物理类58014555428
甘肃(本一)理科50711489442
广东(本科)物理类58434504445
广西(本一)理科53419498475
贵州(本一)理科53413743451
海南(本科)综合类6613558471
河北(本科)历史类5883525443
物理类56528568430
河南(本一)理科(较高收费)56740090509
河南(本一)理科58028410509
文科5724934527
黑龙江(本一A)理科51412840429
文科5252148463
湖北(本科)历史类5714258435
物理类57019208409
湖南(本科)历史类5644703451
物理类57517815414
江西(本一)理科55917840509
江苏(本科)历史类5676073471
物理类57928088429
辽宁(本科)历史类5673644404
物理类55523368362
内蒙古(本一A)理科48915567427
宁夏(本一)理科4784751412
青海(本一)理科4334983335
山东(1段)综合类57334101437
山西(本一A)理科53418688498
文科5423159517
山西(本二A)理科49736494417
山西(本一B)理科(B)50432647498
陕西(本一)理科(中外合作)51226573449
陕西(本一)理科53518268449
文科5413743484
上海(本科)综合类52113075400
四川(本一)理科59023592515
文科5775190538
天津(本科A)综合类6347592463
新疆(本一)理科4707554400
云南(本一)理科57614677515
浙江(1段)综合类60146669497
数据来源于赶考生: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附:太原理工大学简介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具有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120年来,学校始终秉承“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办学传统,彰显“敢为人先、敢于竞争、勇于创新”的精神气质,涌现出一批学术大师、行业翘楚和道德楷模,如著名教育家赵宗复、“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中国“前寒武纪地质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王曰伦、圆弧齿轮专家朱景梓、“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谢克昌、“知识分子楷模”栾茀、“草原公仆”云布龙等,深刻诠释着百廿老校“得天下英才以育之、育一代新人以报国”的崇高追求。

学校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门类,设有24个专业学院、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筹)。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占地面积213万平方米,校舍总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学生40311名、国际学生475名、教职工4039名。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双聘院士10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7名。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1634项;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42项。学校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